有沒有發現,好多故事都有這樣的公式:大家一起搶魔石,搶到魔石的人,就能獲得財富、權力、與愛情,人生就此逆轉勝。稍微想想,其實《神力女超人1984》也是這種故事公式的產物,所有的角色(黛安娜、芭芭拉、和麥斯威爾)剛好都對現狀不滿,而想對魔石許願,也分別由魔石獲得愛情、自我、財富與權力。
還記得黛安娜的媽媽在故事開場的競技賽結束時,曾經對黛安娜說:不可以作弊,要面對真相。只是,對著魔石許願已經是作弊了,又繼續對魔石說句「我放棄願望」,這應該算是雙重作弊吧。
不過,這就是想像世界的魅力,讓各種不可能的願望一一發生,全部實現。這種故事的原型,可以追溯到「阿拉丁神燈」,只要獲得神燈,就能獲得愛情(公主)、財富(城堡)、與權力(成為國王)。
21世紀的這類電影不少,像是:
1. 神力女超人1984(Wonder Woman 1984, 2020)
2. 魔戒(The Lord of the Rings, 2001, 2002, 2003)
3. 復仇者聯盟3:無限之戰(Avengers: Infinity War, 2018)
4. 王牌天神(Bruce Almighty, 2003)
5. 天能(Tenet, 2020)
《神力女超人 1984》不只實現了只有「魔鏡」與「阿拉丁神燈」能辦到的許願人生,還實現了人類世界最不可能的「退還願望」回到過去。電影果真是夢工廠,神力女超人的神力,不在於女神的超能力,而是能夠左右時間與隨心許願的扭轉乾坤之力。倘若真要比較 DC 與漫威,薩諾斯之寶石蠻力,還真是大大輸給神力女超人超時空的扭轉乾坤之力了呢。
21 世紀的好萊塢電影,似乎愈來愈不把祖父悖論 (grandfather papadox) 放在故事的思索邏輯,無論是在《復仇者聯盟:無限之戰》、《復仇者聯盟:終局之戰》、《天能》、或是《神力女超人 1984》,幾乎都沒有祖父悖論的考量,而是宛若童話一般的隨心執意──想逆轉勝就逆轉勝,想反悔就反悔,想退出就退出,想重建人生就重建人生。
顯然,英雄都不是流動時間的產物,也都活在不受祖父悖論影響的真空宇宙。英雄們都是大人版的童話故事,在電影的想像世界,實現成人在現實世界觸及不了的渴望──獲得寶石、再造人生、與逆轉勝。
〈《神力女超人 1984》、魔石、和那些一鍵還原的人生逆轉勝〉
全文在此:https://bit.ly/358z2yA